“压力与挑战一直都在,但有完备的支撑系统,始终对学生有启发性。”
在家长学院,华颖博士这样向我们形容藤校生活。
虽然第一次和华教授见面,但是对于康奈尔大学我们都有耳闻,这所建校100多年的常春藤大学,曾孕育了众多的佼佼者。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中国连拱坝之父,都曾就读于康奈儿大学。
而华颖博士,则是康奈尔中国中心主任,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人因设计系副教授,终身教职。
8月13日下午,在海淀凯文报告厅,家长们跟随本期家长学院主讲人华颖博士,领略了一流院校在选拔和培养人才中更看重哪些能力,以及针对优秀学生的愿景,是否能够帮助学子去到他想去的地方。还有在这其中,家长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本期家长学院为学业升学规划的内容,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华颖博士,以康奈尔为例,详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模式。社会责任感
一流学校衡量学生的优秀标准,越来越趋向于学生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学校学术的发展,和校友的支持中,学生是否有潜力对社会是否产生正向的价值。
藤校的培养目标不是高薪、好就业,而是在社会机器的运转中,能否制定、修正、完善运行规则,能否在学校的学习、支持、启发中,成为一位世界的领导者。
有潜力对社会产生正向影响的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特质呢?
领导力、创造力、国际视野和独特的学术兴趣,招生官会看这四个品质。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每一个目标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感悟,表现出来的的品质;面对挫折、面对压力,做选择的能力;当在某一方面有能力,是否能考虑到他人,在大群体里面的表现出来的特质。这些都会对申请大学有帮助。而且不要纠结于哪种品质才能进入某一种类型的学校,任何的美国的大学,其实在招生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多元化的问题。
海淀凯文升学指导中心总监 韩冰老师
美国大学理事会“升学指导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升学指导中心的韩老师在辅导海淀凯文学子做规划时候曾这样说。这与华老师所强调的不谋而合。不要纠结于哪一种具体的品质才能进入某一种类型的学校,没有绝对的参考样本,学生们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品质,才是招生官所考量的。
在家长学院中,华颖博士还强调说,家长应该以孩子为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业。有没有经过思考,是不是自己做的作品,老师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的。
华颖博士在家长学院中还感慨道,持续的学习能力也是特别被看重的,现在社会更新和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教授知识,转变成了方法论的传授。获取信息的通道有哪些,知识如何辩伪,判断能否和谁合作,通过这些能力的获取,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
“很震动,仅仅是体育课就有上百门,藤校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投入都是巨大的。”一位家长在现场感慨到。
在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是有迹可循的,有课表和时间表。而康奈尔大学提供的课程非常的丰富,仅仅是体育课程,就是上百门。如果学生觉得没有自己想要修的课程,甚至可以自己主导课程,邀请专业的老师来上课。华博士在家长学院中说道。
这就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非常的高,虽然都在同一所大学学习,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不尽相同的,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找到自己的擅长和热情,并为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感,是不断求知探新的源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内向性的思考,很难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把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鱼和熊掌需要兼得
在如此多元的课程体系以及海量的课程面前,如何利用时间也是一门功课。既要,又要,还要,是规划大学生活的关键词。
康奈尔大学将提前提供职业规划课程,而非传统中的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才提供职业规划内容。“我们希望学生们的履历是通过大学四年规划出来的”,华博士在家长学院中,继续分享藤校的机会太多,学生们要学会做规划,在相同的时间内,参与什么项目的助研与实习,能够最大限度的叠加能力,更好地帮助自己到达心中的理想国。 保持沟通
还有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很重要,如果学有余力,建议学生们选修一些英美文学、公共演讲类似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华教授表示学生们的语言都很好。但是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的沟通、表达需求,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老师们也会很乐意与学生们沟通,经过自己思考的学生,会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老师很也会根据学生们的表述,定向的推送行业信息。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
听完华颖博士在家长学院的分享,很多家长陷入思考,也有家长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学生是应该先努力完成标准化学习进入藤校,再来寻找自己的热爱,还是在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热爱呢?
在家长学院的互动环节中,华老师继续分享说,不能否认标化的分数是很重要的,代表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但是,人的思考方式是有连续性的,一个学生如果平时只关注标化成绩,而没有对自己的思考和认知。那他进入大学后,也不可能立刻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思考的种子,至于这颗种子长成什么样,我们就不需要加以控制了。
在家长学院的现场,很多家长认真地书写记录着,纷纷表示感谢华颖博士带来本期家长学院的分享,本次的分享让家长们近距离了解一流的美国大学以及学校所希望培养的学生特质,满满的干货,受益匪浅。
由思考到责任,由思考到责任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一直是海淀凯文的愿景。李永远校长对华颖博士的分享感同身受,在家长学院结尾致辞时说,‘Make your interests more impersonal,’借用罗素曾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把心中的视野,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利益。”
在内卷时代,保持孑然一身的思考,去改变。
在家长学院的最后,李校长还分享了《人类仰望星空时》这本书,这是一本天文学的书,更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展示人类的思考方式。
李校长感慨的说,尽管地心说无法解释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学者们提出本轮、均轮等概念来补充,以至于最后地心学说,变得非常复杂。直到哥白尼划时代提出“日心说”,一切都不合理性都迎刃而解。
“地心说”在天文学领域上盘踞了近2000年,近2000年的时间,没有人转变过思考方向,没有人主动提出问题,改变过模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宝贵的,值得赞颂的,也是海淀凯文未来人才培养中需要和践行的。
海淀凯文家长学院
综合素养|亲子沟通|家校沟通|学业升学规划
虽然线下活动,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在海淀凯文积极倡导下,家长学院也已举办过两期,共计有300人次参加,受到家长广泛好评。本期家长学院,本来计划在开学之后,但是华颖博士即将返回美国,所以将这次讲座安排在了暑假期间。再次感谢华颖教授的支持。家长学院每期都将邀请业内资深人身,上期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肖薇老师。 期望借由家长学院,实现素养提升,加强家长、学生、学校相互理解,促进整个凯文社区共建。 完成海淀凯文家长学院的课程,将获得北京海淀凯文学校颁发的荣誉毕业证书。 每个模块4个学分,共16学分,每参与一次活动可获得2学分 ,修完每一大模块需要参加2次活动 。同类型活动会在不同学年重复开展。修满所有必修课16学分即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