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海淀凯文ASA课后课、晚自习课程中,语文教师车静文老师开设了“播音主持艺术—演讲与口才”这门课。
课程基于传媒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基础技巧,设置了诗歌朗诵、主持演讲和新闻专题写作三个专题,通过中外诗歌的品读和朗诵、主题演讲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在课程结束之后,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档栏目。
师生共同开设了节目——“走进你的世界 为你读诗”。每个小组齐心协力,分别担任导演、场务、剪辑等角色,创建属于自己的栏目。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主持人:马崇怀(G6)
剪辑:曹路老师
策划:王子豪(G8)
统筹:车静文老师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关于作者 -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 - 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至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感,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在踏上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淀凯文学子随着诗人的思绪,陶醉在那一往情深、深深眷恋的一个个意象之中,感受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忍的情谊。
闻一多于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头图、插图 |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