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象一下,拍一下蜡像旁边的按钮,各位名人蜡像便“活过来”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三年级的同学们就做了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不止为了好玩儿,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扮演蜡像时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海淀凯文三年级中外方班主任发起了这次“名人蜡像馆”活动(Living Wax Musuem)。每位同学需要选定自己想要研究的任务,然后去了解这个人物的人生轨迹,包括早期生活、成年生活、取得的成就等,最后制作人物展板,并写一篇作文,通过演讲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021年5月27日的Living Wax Musuem便是海淀凯文三年级学生变身“小蜡像”的时刻,同学们装扮成自己研究的人物——迷你版爱因斯坦、孔子、达芬奇、花木兰等等——在海淀凯文三年级的教室里纷纷“复活”。
“三年级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传记项目,同学们通过研究、写作、创作演讲和展示名人,来展现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三年级全科教师组长Alise Brooks说。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展示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表现出沟通、社交、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全科教师Isabel Helberg、Levanya Naicker、Brendan Fennell、Thomas Yates和Suzanne McNeill一致认为,同学们在活动中以“自由、勇气和高度”的精神,对所选择的名人展现出热情和兴趣,不仅在展板设计上充满创造力,在向来访老师和学生演讲时,也用优秀的演讲技巧感染观众。“我们为学生感到骄傲!每一名学生也应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而感到自豪!”
部分家长受邀来到“名人博物馆”活动现场,这也让家长更了解海淀凯文的课程体系。“爸爸妈妈很支持每名同学,有位家长参加完活动后告诉我,蜡像馆的经历太棒了,不仅孩子学到了许多知识,她也是!”三年级双语班主任组长Echo Zhou说。
“看到学生像演员一样去饰演蜡像,看到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展示,将自己准备的故事完美呈现给观众,不仅让家长看到孩子们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们正逐渐达到全球公民和领导者的标准。非常感谢家长们的支持!”三年级双语班主任Fay Wang、Ivy Liao、Hannah Qiao、Molly Gao和Caroline Che说。
曼德拉、阿姆斯特朗、莎士比亚、舒伯特、马丁·路德·金……通过研究来了解名人生平,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物身上勇敢、坚毅、奉献、仁爱、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品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淀凯文学子的成长。
上一页: 我为凯文代言——校园吉祥物设计
下一页: 海淀凯文,一所冉冉升起的民办国际化学校